close
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http://www.blackfoot.org.tw/
今天來到台南,帶孩子來瞭解台灣早期發生的一種病─烏腳病。
台灣「烏腳病」在日據時代已發生,當時沒有那麼多人得到此疾病,一直到民國62-63年間,在嘉南延海一代有新的流行區發現。
「烏腳病」的形成,是因為當時人們飲用深層的地下水,而地下水含高單位的「砷」。
「砷」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,俗稱砒霜。
長期飲用「砷」含量過高的質,而罹患烏腳病和心臟病,體內和皮膚也容易產生惡性腫瘤。
後來王金河醫師回鄉服務,設立金河醫院,由孫理蓮牧師娘出錢,王金河醫師為鄉民義診。
罹患烏腳病患者,有免費診所提供治療,但經過鋸斷一肢或兩肢殘廢後,失去行動自由,無法外出謀生,王醫生和病患設立手工技藝訓練機構,讓病患在癒後能有謀生的技藝,並設立基督教會,撫慰鳥腳病患者心靈。
↓教會
雖然烏腳病在台灣已經消失,為了紀念台灣嘉南沿海居民的苦難過去,王金河及北門嶼教會在原址籌設「烏腳病醫療歷史紀念館」,讓大家瞭解這段過去及王醫生的樂觀助人無私的奉獻精神。
隨後參觀北門服務中心裡的"抹香鯨"標本及水晶教堂。
高根鞋教堂有此一說:
許多罹病烏腳病女孩為了保命不得不接受截肢命運,但也因此失去穿上漂亮高跟鞋走上幸福紅毯的美夢。
為紀念這段歷史,而打造「高跟鞋教堂」,邁向幸福的理想。
全站熱搜